1月27日上午,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闭幕后,上海市政府在世博中心蓝厅举行记者招待会,市长龚正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在回答东方网记者关于公园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时,龚正表示,他心目中的公园城市“不是简简单单在城市中建公园,而是要努力把城市变成一座大公园,实现公园与城市空间的无界融合。”
龚正介绍,在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中,上海主要是聚焦三个“量”。首先是增加数量。要坚持大、中、小公园并举,建设城市公园、口袋公园、乡村公园、郊野公园。去年全市新增公园总数162座,上海累计公园数已经达到了832座。按计划到2025年“十四五”末期,也就是明年底,上海要建设成为千座公园的城市。今年,上海将安排再新建120座公园,股票杠杆配资同时再用10年时间到2035年,力争建成两千座公园城市。值得一提的是,大家非常关心的世博文化公园,包括双子山在内的南区,今年将建成实现全面开园。
其次是提高质量。龚正表示,重点是要加快建设“一江一河一带”高品质的生态空间,特别是要打造“一大环”加“五小环”的环城生态公园带。“一大环”是在外环绿带及周边区域建设大型公园和生态林,要全力打通外环绿道上的断点,力争“十四五”实现全线基本贯通。“五小环”是在五个新城打造“一城一绿环”,去年启动了先行段建设,今年要全面实施。
最后是优化存量。一方面要大力推动“公园+”行动,加强公园与体育、文化、旅游等功能的融合。另一方面继续推进公园拆墙透绿,推动公园24小时开放。目前全市超过六成的城市公园已经实现了24小时开放,今年按计划要新增30座,让公园和绿地更好为民所享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财盛证券观点